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陕西省 > 西安市 > 鄠邑区

民间缯鼓制作

西安市鄠邑区的民间缯鼓历史悠久,在清代光绪年间,户县(今鄠邑区)县城、秦渡镇、大王镇、祖庵镇的皮匠铺子都在冬季里缯鼓。其中大王镇盛氏皮匠铺的缯鼓技艺历经三代传人,一直传承至今。鄠邑区民间缯鼓在形制上,多为锣鼓和堂鼓,主要用于民间村社祈年、庆丰收和迎神报赛等民俗活动。

民间制鼓技艺由制作鼓腔、加工牛皮、缯皮和钉皮等四部分工序组成。

1.做鼓腔。做鼓腔一般选用硬木,桑木最好,先用手锯解下弧形板,在鼓腔模型中进行合缝,胶合鼓腔,不能让鼓腔漏气,漏气后鼓声就不响亮了。

2.加工牛皮。鼓腔做好后,需要去屠宰场购买新鲜的牛皮,俗称血皮,按照鼓面大小裁好后加工。刮皮需要经验和手上的功夫,要刮得薄厚均匀、恰到好处。夏天加工牛皮是一件苦差事,传统缯鼓加工过程中牛皮除了石灰不加任何添加剂,天热容易招惹苍蝇蚊虫,有时候皮会生蛆。据说,“臭皮匠”的叫法就是这么来的,很多人不愿意做皮匠就是怕臭。

3.缯皮。牛皮加工好,就该缯皮了。缯皮是做鼓最关键的环节,其过程既复杂又要花费较长周期。缯皮要在专用的木底架上进行,解决缯鼓过程中持续加力的问题。缯皮时先把鼓腔放置在木底架上层的平板上,把牛皮置于鼓腔上口,然后在牛皮的四周拉上绳子,并把绳子绕过底架的四边,绳头绳尾在底架上绑牢靠。再利用绞棒把绳绞紧,这样牛皮就被固定于底层的四方木架上。然后在两层横梁板之间打进木楔,通过木楔的进入不断抬高鼓腔,牛皮就会被不断拉紧。使牛皮有良好的弹性,能够产生响亮震撼的声音。同时,通过多次的抻拉、放置、晾晒,使牛皮最终获得一种稳定性,确保在日后的长期敲击下不会松弛变形。通过多次的紧绳、上绞棒、踩鼓和打木楔,牛皮才能被抻拉到最大伸展程度。最后边试声边赶皮,根据声音把鼓皮抻拉到最佳状态,最后把鼓皮钉到鼓腔上,一面鼓就基本成型了。如果皮缯不好,鼓声就出不来。在鄠邑区,“缯皮”已演变为一个生活中的民俗词语,孩子顽皮不听话时,父母会说:“我看你皮松了,得缯你的皮了。”

4.钉皮。缯好鼓两面的皮后,钉上铆钉,一面鼓就基本成型了,一般来说,一尺六的鼓要钉一百多枚铆钉。

鄠邑区陶官寨村老人陶峰义掌握着这门几乎消失的技艺——手工缯鼓。陶峰义是家传的皮匠手艺,其父陶景耀当年缯鼓就备受乡人推崇,他年少时跟随父亲学习皮活儿。除了做农具,他能制作各种牛皮鼓。1998年曾受邀为西安大慈恩寺的鼓楼制作直径2.2米的大鼓,现仍在大慈恩寺鼓楼中存放使用。

鄠邑区民间制鼓技艺至今依然保持着完整的原始手工技艺特征,作为一项古老的手工技艺遗存,它为我们呈现出关中古代木腔牛皮鼓的制作方法和方式,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。千百年来,它支撑着鄠邑区北部乡村乃至关中中部鼓舞民俗的演进、积淀和形成,它是关中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。

(暂无图片,欢迎提供。)




下一篇:关中道情皮影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