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江苏省 > 常州市 > 武进区

武进歌谣

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
武进歌谣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武进歌谣,常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。

武进民歌源远流长,随着时代演变、社会变迁,同一首民歌往往有多个版本,构成了独特的、庞大的、丰富多彩的口传民间文学体系。

武进民歌风格多样,内容丰富,大量是与江南田间劳动和地域生活相关的,有表达对故乡水土的一往情深和热情赞美,有表现纯真爱情的,也有不少是将爱情与乡情和歌咏风景联系在一起的,听来如诗如画,此外,还有抨击旧风俗、旧恶习和提倡传统道德风尚的等等,内容十分丰富,充满浓郁的江南生活气息。

武进民歌属我国汉族地区原生态民间文化,从多个侧面反映历代武进人对于历史、社会、自然、生活等方面的认识和经验,充分体现出历代武进人的聪明才智和风土人情,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,也对后辈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,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,是研究武进方言和吴方言的重要依据。然而,由于民间歌谣大都起始于远古的农耕时代,是先民们自然创造和生成,并且是以口头方式代代相传的,因而许多作品往往无法考证其创作于何时、作者是谁。

新中国成立后至八、九十年代,《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》的采集工作,对于保存武进民歌作出了重大的贡献。当前的武进民歌除少数见诸于历史资料外,多数是这一时期采集记录下来的。1989年,武进县委、县政府成立“武进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”,出版《武进民间文学集》一书,对武进民间歌谣进行了系统收集,共收录劳动歌、时政歌、仪式歌、情歌、生活歌、历史传说歌、儿歌、杂歌等8大类240余首歌谣的歌词,以及5位民歌手的相关资料,是现存最为完整全面的武进民歌文字资料。

现今,随着科技迅猛发展,信息交流快捷、交通发达方便,人员大量流通,社会风俗转变,方言受到普通话的强力冲击,随着老人们一辈一辈地退出历史舞台,熟悉武进民歌的人早已属凤毛麟角。当前武进民歌主要以文字记录的静态形式存世,由前人记录的曲谱已极为稀少,年轻人对本地民歌知之甚少,很多已经散失或被湮没,仅有少量在部分婚丧和传统节日活动0 现。

(暂无图片,欢迎提供。)


下一篇:淹城的传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