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江苏省 > 常州市 > 天宁区

黄石半墙营造技艺

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
黄石半墙营造技艺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地处常州、无锡、江阴三市交界处的焦溪古镇,完整地保留了江南古镇风貌,粉墙黛瓦、青砖大屋比比皆是,封火墙、马头墙、女儿墙随处可见,各种木雕、石雕、花格子窗点缀其中,形成丰富的建筑文化。这其中,不能不提的当然还有“黄石半墙”。这种当地独有的建筑风格,使焦溪呈现出区别于其他江南古镇的“南地北风”特色。

焦溪古镇上的黄石半墙老房子,绝大部分建于明清和民国,小部分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。这些老房子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:东西山墙、前后包檐约有一半是用黄石砌成的,即山墙、包檐的下半部分用黄石,上半部分用砖头,屋面为小青瓦。平房、楼房皆是如此。

砌墙的黄石有大有小,大的长约一米开外,高约70-80公分,厚约30-40公分,轻则100-150公斤,重则200-300公斤。中的黄石,30-40公分见方,重约50-60公斤。小的黄石,有狗头大的(焦溪人称之为“狗头石”),也有拳头大的,甚至还有鸡蛋大的。

焦溪古镇砌墙的黄石,绝大部分来自邻近的乌龟山、鹤山、鸡笼山、石堰山。在起重机、吊车尚未面世或尚未普及到乡村的年代,这些黄石是如何一块一块运上去并砌成墙头的,至今让人感到不可思议。

而用黄石半墙搭配粉墙黛瓦,除了有就地取材方便的考虑,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。

历史上,焦溪位于武进、江阴、无锡三县交界处,沟通长江和太湖的舜河穿镇而过,水运比较发达。从明代到清代、民国乃至建国初期,焦溪一直是常州北门外一个商贾重镇,是粮食、生猪、蚕茧、蒲包等农产品的集散地。经济的发达,也使它成为倭寇、军阀、土匪、强盗、小偷眼中的“香饽饽”。《焦溪乡志》记载:民国二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,驻守在石塘湾的北洋军官兵200余人,借口抓, ,分三路冲进焦溪东街、中街、南街,破门越墙,掳掠钱财。位于中街的济和典当行,本来是抢劫的主要目标,但由于院墙和大门坚固,加上看守严密,竟迟迟未能攻破。北洋军无奈之下,只得在济和典当行两侧的房舍下手。这场洗劫,烧死居民4人,烧毁房屋七、八十间,遭劫的店铺和民宅达100多家,金银首饰、贵重商品和现金,几乎被抢劫一空。而济和典当行竟安然无恙,逃过一劫。

单纯的粉墙黛瓦,由于墙体比较单薄,很容易通过“掘壁洞”(即挖墙洞)的方式,潜入家中偷东西。黄石半墙由于墙体厚实、牢固,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因“掘壁洞”而发生的失窃事件。因此,为了保平安、求生存,焦溪古镇居民纷纷采用黄石半墙+粉墙黛瓦这种建筑形式,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。

至今,焦溪古镇仍保留着数百间黄石半墙老房子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强家弄里的两栋民国建筑(22-23号、24-25号),一式三开间,两层楼。这两栋房子檐高约6米,黄石半墙高4米左右。靠南的一栋楼房,由于前面有院子围合,故前包檐未砌墙头,一楼是木格子门,二楼是堂板和花窗,东西山墙和后包檐的下半部分则均用黄石砌就。黄石数量之多(约180块)、体积之大(大的足有一人高)、份量之重(重的近千斤),难得一见。为了增强墙的牢度,这栋楼房还安装了160多只铁(墙)搭。铁搭长约30公分,宽约3公分,厚约1.5公分,有规则地散落在东西山墙和后包檐上,将黄石、砖头与柱子连接起来,历经近百年,至今依旧纹丝不动。靠北的那栋楼房,西山墙(靠南)开有一个六角形的小洞,当地人称之为“月洞”,说那是当年小姐看月亮的地方,实际起通风、采光的作用。

上世纪80年代初,本地曾有农民经政府批准,根据当地习俗,经过选址、备石、排石脚、竖柱等一系列工序,建造了几处“年轻”的黄石半墙。当地70多岁的瓦匠徐元兴说,他十几岁学艺时,动手砌的就是黄石半墙。

如今,黄石半墙虽已渐渐为现代民居建筑所替代,但却凝聚着百年的风雨沧桑,积淀着深厚的建筑文化。

(暂无图片,欢迎提供。)




下一篇:戈裕良叠石(山)技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