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江苏省 > 淮安市 > 洪泽区

洪泽湖地区水车制作与使用技艺

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
洪泽湖地区水车制作与使用技艺为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洪泽湖地区水车制作与使用技艺,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。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

历史沿革

水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,我国有史记载的水车,是大约东汉时期出现的。东汉末年,灵帝(公元156年~189年)命毕岚造“翻车”,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,又名龙骨水车,已有轮轴槽板等基本装置。《三国志·魏志》中记载魏人马均在前人制造翻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,制造了既轻巧又便于操作的翻车。这种翻车,连小孩都能转动,且能连续提水,所以很快流传民间,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。这一阶段,可以视为中国水车出现的第一阶段,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。

到了唐宋时代,水车在轮轴应用方面有很大的进步,能利用水力为动力,做出了“筒车”,配合水池和连筒可以使低水高送。不仅功效更大,同时节约了宝贵的人力。南宋张孝祥(公元1132年~公元1169年,词人,书法家,字安国,号于湖居士,历阳乌江(今安徽和县东北)人)《题能仁院壁诗》中大赞其曰:“转此0 轮,救汝旱岁苦。”可见水车对农事帮助之大。

元明时期,轮轴的发展更进步。一架水车不仅有一组齿轮,有多至三组,除了人力水车外,还出现了水力水车、畜力水车,与人力水车并称“三车”。明宋应星(公元1587年-公元1666年,字长庚,江西奉新北乡雅溪牌坊村人,明朝著名科学家)的《天工开物》中有关于“三车”的记载,此时,已经使用水力和畜力为驱动,终于使人力从翻车脚踏板上解放出来。同时,也因转轴、竖轮、卧轮等的发展,使原先只用水力驱动的筒车,即使在水量不丰沛的地方,也能利用畜力,而有所贡献。元明之后,中国水车的发展便再没有多少突出的成就了。

在洪泽湖周边地区,水车更是主要的排灌农具。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,洪泽湖地区的农业生产中仍在使用。

内容及特点

洪泽湖地区水车按使用动力可分为人力水车、畜力水车、风力水车,俗称“三车”。一般由两大部件构成,下部为敞口长方体木制槽桶,槽桶下端有可旋转的带木制页板的木轮或石轮(又称石拨)一只。木制链头,又称龙骨,将槽内刮板连成链状套环,上端套在踩踏架上的木轮或石轮(又称木拨、石拨)上,拨上装有九片拨齿,以拨动在槽内的龙骨提水。另一端套在槽桶下端的驱动轴上,驱动轴上装拨齿六片,以托拨龙骨。使用时将槽桶的下端木轮沉入水中为进水口,上端为出水口,水车转动,通过龙骨上安装的刮水板在槽内不断地将水送至上端的出水口。上部因使用的动力不同而有异。人力水车分双人、三人、四人等,是通过一较长的横轴,轴上装有踏步搭子,踩水车人手扶架子,双脚不停地踩踏搭子,使水车转动以达到排灌效果。也有单人用手臂摇动的手摇水车,本地又称拐车。畜力车置有车盘和车轴,车盘上有木齿轮带动车轴,一般由牛、马、驴等驱动。风车置有上下2根横轴和1根纵轴,上轴装有6枝风杆,扯上布制帆篷,借风力驱动。“三车”中人力车槽桶较小,出水量小,但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,使用范围较广。

洪泽湖地区水车制作与使用技艺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,在生产制作过程应用到物理学原理,水车的使用推动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进步,承载着一定的历史、文化、科学及经济价值。

(暂无图片,欢迎提供。)




下一篇:共和蒲草编织技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