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江苏省 > 淮安市 > 淮安区

泾口高跷

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
泾口高跷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泾口高跷,淮安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。

历史和沿革

泾口高跷是民间的传统文娱节目,流传核心区为楚州区泾口镇,辐射区域为流均、车桥等周边乡镇。它是清末民初时由一位外号叫“王侉子”的山东人到泾口教书时传授给泾口东作人的。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:“泾口(镇)的耙,流均(镇)的刀,东作有一班花鼓跷”,其影响不仅仅涉及方圆百里,而且远播高邮、兴化、南京、镇江。

解放前,泾口一带每逢十月初一、十五和五月十八的“都天会”,都要演出花鼓跷。1945年春,为了欢送子弟参军抗日,在老艺人张承浩的带领下,花鼓跷演遍了里下河一带。“文革”期间,花鼓跷被禁演。1983年后,泾口镇东作村的花鼓跷又勃然兴起,在当年春节期间,从正月初一一直演到十五,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。1984年,东作花跷队作为淮安市代表队之一参加了江苏省民间舞蹈调演,受到了省文化厅的奖励。2002年,泾口东作跷莲湘代表楚州区参加了淮安市首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“民间民俗艺术”展演;2003年,由泾口高跷代表队与楚州区文化馆联合表演的舞蹈《高跷扑蝶》参加了淮安市第2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“三民”专场文艺演出,获优秀演出奖。

目前,东作会玩花鼓跷的有200人左右,能上跷演出的有100人左右。泾口高跷当前的主要传承人是杨红雨。

内容和特点

泾口“花鼓跷”产生于民间,富有乡土气息。“花鼓跷”的表演内容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。“花鼓跷”中的角色均踏在“跷”上,首先是“头棍”(黑叫驴)开路,后面紧跟“赶驴人”(当地人称“吆驴”)、“花鼓老头”、“花鼓老婆”以及《罩鱼》、《渔、樵、耕、读》、《白狼成亲》、《扑蝶》、《武松打店》、《大补缸》等节目的人物。

泾口高跷根据脚到地面高度的不同,分为文跷和武跷两种:文跷善于列队行进,展示各种奇人怪兽的表演;武跷则长于武打格斗、翻腾跳跃,给人以奇、秀、险的艺术享受。

泾口高跷有许多传统的高难度动作,并揉进了凤阳花鼓、莲湘等民间艺术的表演特点。泾口高跷中的经典节目是《扑蝶》,表演形式为二人舞,由男女各一人身着彩装踩在2尺高的花跷上,男扮顽童,手持折扇;女扮蝶女,手持吊着彩蝶的长竿。他们运用腾空劈叉、滑叉、前空翻、后滚翻、旋子等高难动作,多次作猛扑、轻扑、快扑、慢扑、空中扑和花上扑等不同姿态的扑蝶嬉戏表演,其中贯穿“引蝶”、“寻蝶”、“绕蝶”等情节,表演层次分明,张弛有度。

《扑蝶》的服饰,在清代,男表演者(顽童)留着长辫,穿大褂、夹袄。到清末民初剪了长辫子后,就改为用紫红色或绿色的方巾裹头,中间插两片“茨菇青”,两耳边各贴一朵小红花,身穿缀有白排纽的黑袄,腰扎彩条制的围裙;女表演者(蝶女)穿绿色的白领大襟上衣,粉红色裤子,头系一朵绿绸扎成的彩球,飘带拖至身后,腰系红绸带,穿五色鞋,鞋头缀一朵绿色花蕊的粉色绒花。《扑蝶》音乐用打击乐伴奏,有鼓、锣、堂锣、钹四件乐器,由打鼓者指挥。锣鼓点的速度、力度、长度随表演者的动作而定,由于多是广场、街头演出,锣鼓点虽有相对固定的节奏,但反复的次数不定。

(暂无图片,欢迎提供。)




下一篇:淮扬菜传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