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江苏省 > 淮安市 > 淮安区

说淮书

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
说淮书为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说淮书,淮安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。​​​​​​​

历史沿革与分布

说淮书是一种口头说唱的语言艺术,盛行于晚清、民国时期。生于扬州的镇江籍陈汝衡教授在《说书小史》中说:“苏北清淮一带艺人们用小锣小鼓说唱,名称是‘说淮书’,也是一种鼓词。”胡士莹在《宛春杂著》里谈及“苏北清淮一带艺人们用小锣小鼓说唱”,故称其技为“说淮书”。说淮书在近代知名度较高,据扬州学者韦明铧研究:大约一百年前“无论在江淮,在江浙,甚至在四川,都常常可以看见那些敲着小锣小鼓,操着淮腔淮调说书卖唱的流浪艺人。这些艺人被称作说淮书的”。

基本内容与价值

说淮书以连说带唱为主要形式,但从语言、表演风格等方面又与其他评书不同,不尚“泼口”、不沿“方口”、不袭“圆口”,而取介乎“方口”、“圆口”之间地“平口”,行腔似流水,从开书到剪口一直平铺直叙。对书中情节,“说到就到”、“开口就到”,很少“转弯抹角”。必要地“未来先说”,“过去重提”的均一表而过,简而不繁。故其书路明晰,粗听似清茶一碗,细品则回味无穷。其书目结构为“一条路子书”,无意渲染壮阔局面,忌讳编造离奇情节,更少“书外书”。但又非照本宣科,平淡乏味,而是重于剪裁,擅长铺排,造成情节的跌宕起伏。再辅以幽默地对话、说表,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。说表均取江淮方言,故称“说淮书”。

说淮书基本上以宣扬古代著名人物或历史事件为主。如《杨家将后传》,主要是说佘太君第二次挂帅征讨北国时兵困两郡山,孙子杨宗贵单枪匹马率兵解围的故事,极富传奇色彩。再如《七剑十三侠》,描写的是明朝时期以徐鸿皋、一枝梅等人为首的江湖侠客行侠仗义、除暴安良的故事,全书180回,涉及人物1000余人,情节纷繁复杂,跌宕起伏。

说淮书是以江淮方言进行口头讲说的语言艺术,是典型的方言文化的代表,在电子媒体及普通话推广的冲击之下,说淮书日渐式微,濒临消亡,亟待保护。

(暂无图片,欢迎提供。)


下一篇:陈桥花船舞